图片
中医圣典《黄帝内经》,藏着我们祖先无数关于生命的秘密。其中这六句口诀,看似只讲五脏六腑,实则点透了人这一辈子如何活得通透、活得安稳的大学问。
1. 肝生于左
【释义】肝气从左边升发,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,代表着生机、规划和希望。
【启发】人活着,得有个盼头,有个奔头。这就好比我们人生的“肝气”,要让它时常升发。很多朋友退休后,一下子觉得无事可做,精神头就没了,这就是“肝气”不舒展了。学学书法、种种花、规划一次旅行,哪怕是每天琢磨点新菜式,都是在生发自己的“肝气”。左边是方向,心里有方向,人就不会暮气沉沉。凡事有个计划,生活有股向上的劲儿,这比吃什么补品都管用。
2. 肺藏于右
【释义】肺气从右边收敛,如同太阳在西方落下,代表着沉静、收获和放下。
【启发】人生不能光是往前冲,还得懂得“收”。这个“收”,就是收敛锋芒,收藏精华。年轻时争强好胜,什么都想要;到了一定年纪,就要学着给人生做减法,这就是“肺气”的功劳。肺主肃降,就是把没用的东西排出去,把有用的津液留下来。想想看,那些陈年旧怨、鸡毛蒜皮的烦心事,是不是就像身体里的浊气?该放下就放下,别憋在心里。把宝贵的精力,留给真正值得的人和事,这才是颐养天年的大智慧。
3. 心部于表
【释义】心脏的功能会显现在外表,它像君主一样,统管着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色。
【启发】一个人心里是阳光还是阴霾,脸上是藏不住的。心是“君主之官”,负责管理我们的情绪。你看那些心态好的人,总是红光满面,眼神有光,这就是“心气”足。反之,心里要是总装着事,愁眉苦脸,时间长了,身体哪能好?所以说,养生先养心。遇事别钻牛角尖,多跟朋友聊聊天,多笑一笑。把自己的“门面”打理好,不仅是给别人看,更是给自己一份好心情。心顺了,气血就顺,人自然就精神。
4. 肾治于里
【释义】肾脏主管身体的内在根基,它像一个国家的根基,深藏于内,决定着人的根本生命力。
【启发】肾主藏精,这个“精”就是我们人生的老本钱。年轻时熬夜、透支,都是在消耗这个老本。到了中老年,就要格外懂得“固肾”,也就是守住自己的根本。这不仅是说要节制欲望,更是要培养一种向内看的能力。别总被外面的热闹牵着走,要留点时间给自己独处,静坐、冥想、泡泡脚,都是在给自己的“肾”充电。根基牢固了,身体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,不怕风雨。守住了里子,才有面子。
5. 脾为之使
【释义】脾脏负责运化,就像一个勤劳的使者,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能量,输送到全身各处。
【启发】人生在世,我们每天不仅要消化食物,更要消化各种信息和情绪。脾胃好的人,吃嘛嘛香;而“人生的脾胃”好的人,则是遇事能想得开、放得下。碰上点糟心事,有的人翻来覆去地想,茶饭不思,这就是“脾”的功能弱了,消化不了。而有智慧的人,能把不好的经历也当成养料,从中吸取教训,转化成经验。所以,要养好自己的“脾气”,遇事别堵在心里,学会运化,把一切经历都变成滋养自己的能量。
6. 胃为之市
【释义】胃像一个大市场,负责接纳万物,我们吃进去的所有东西,都先要经过它。
【启发】胃的智慧,在于“受纳”和“包容”。做人也要像胃一样,有点格局和胸怀。对新事物、新观念,不妨先接纳进来看看,别急着排斥。对别人的不同意见,也要能听得进去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当然,胃也懂得“过犹不及”,吃撑了会难受。所以,我们的心也要有选择,什么东西该往里装,什么东西要拒之门外,得有个数。有海纳百川的胸怀,又有明辨是非的智慧,这样的人生,才叫“胃口好”,有滋有味。
肝生、肺藏、心表、肾里、脾使、胃市,这短短十二个字,构成了一个完美平衡的生命系统。其实,我们的身体早已将安身立命的道理,写在了每一个脏腑的功能里。顺应它,我们就健康、就通达;违背它,我们就病痛、就烦恼。愿我们都能从老祖宗的智慧中,找到调理身心的方法,把日子过得舒展、安稳、有滋有味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嘉正网-资炒股门户-正规炒股配资网-正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