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法千古不易,结字因时相传。
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?
图片
元朝第一大书法家赵孟頫说过,笔法千古不易,结字因时相传。
很多人认为,笔法千古不易的意思,是说:笔法是永远不变的。
这么解释,太牵强了,简直就是在睁眼说瞎话,笔法怎么可能永远不改变呢?
后来,我系统的学习道家理论之后,重新审视书法理论,才发现,中国书法的笔法,不是不改变的,也不是一直改变的。
准确的说,中国书法的笔法,他是阴阳交替,一直在循环!
就像有的迂腐史学家,总是说,历史是永远向前的。错了,历史其实也是阴阳循环的。有句话叫做: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他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而已。
书法的笔法,也是一样,物极必反,阴阳逆转,一直在循环。
最开始的时候,书法最古老的笔法,一直都是篆籀笔法,属于阳刚一脉。
到了东晋王羲之手里,书法出现了一搨直下笔法,中侧锋混用,注重一气呵成、行云流水的书写,书风主要以研美一路为主,属于阴柔一脉。
图片
所以,民间才有了“俗书自二王始”的说法。
到了大唐盛世,阴气转阳,张旭和颜真卿,又重新恢复了篆籀笔法。
篆籀笔法绝不是颜真卿开创的,自古以来就有,是书法笔法最古老的源头。当然,篆籀笔法是在颜真卿手里发扬光大的,彻底达到巅峰,无人能超越。
图片
到了元朝,阳气殆尽,阴气上升,赵孟頫的出现,又让书法回归阴柔一脉。所以,才有人骂赵孟頫的书法,柔美,媚俗。
图片
到了明末年间,王铎的出现,看不惯四处柔媚的书风,又把篆籀笔法拉了回来,写出了大气磅礴的刚健书风,属于阳刚一脉。
图片
清朝初期和中期,书风又开始转阴,很少见到一个能写出大气象的书法家。
到了晚清和民国时代,西方铁蹄踏得华夏山河破碎。
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,书法家们引魏碑入书,铁骨铮铮,用手里的毛笔,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顽强斗志,属于阳刚一脉。
图片
后来,到了近代沈尹默手里,又回归阴柔一脉,媚俗无骨。不怕得罪你们,沈尹默的破字,我正眼都不愿多瞧几眼。
图片
到了现在,当下的书法界,不用说,一定处于阴盛阳衰的巅峰阶段。稍微写得大气一点的,都被骂成丑书。
就那种甜蜜蜜的漂亮字,美术字,还有了无生趣的印刷体,最受欢迎,谁也干不过他们。
不过,书法是循环的,阴盛阳衰的局面,终将过去,乌云遮挡不了太阳!
过不了多久,总有人看不惯阴柔书风,再次将阳刚书风拉回来。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!书法转阳的时代,必将归来,大势无人能阻挡!
好了,说下正题。
笔法千古不易,结字因时相传,到底什么意思?
赵孟頫这句话,其实在告诉你,学书法,到底要做什么事情。
说白了,笔法千古不易,说的不是笔法永远不变,而是不用你改变,我们直接把古笔法拿来用就行了。
需要你改变的,就是结字,就是你自己要练出具备自我造型的能力,写出自己的新面貌。没有自己的面貌,怎么能称得上书法家呢?
总之,赵孟頫的话,其实在论述笔法和结字的关系。告诉你古笔法不用你去瞎改变,直接拿来用就行,要变的就是结字,写出自己的面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嘉正网-资炒股门户-正规炒股配资网-正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